集团董事长徐伟星在2009年度股东大会上提出,2010年是正方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年。个人认为,董事长提出的这个设想是意识到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竟争中想拔得头筹,企业文化竟争力的提升已经显得尤为重要。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理论上和形式上把企业文化建设的模块建立起来比较容易,但要真正的深入、渗透到每个部门、每位员工,变成一种惯例、自觉的行为,进而成为企业的精髓,我以为这还得经过许多年的铸就、磨砺。其实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企业管理上档次的脱胎换骨,也是一个痛苦的过程,每个企业有每个企业的特点,因此每个企业也有各自不同的文化。通俗的说吧,就是企业文化建设说说容易,做起来很难,稍不到位,就流于形式或徒有虚表。
一次,一位友人问我,你说企业激发员工的最大动力是什么,我几乎没有考虑,毫不犹豫地说“加薪”。为证实说法,我还举了许多例子给他听。
我平时留意了一下,如今大多数企业把加薪作为激发员工的动力,一些企业老总,为了留住有突出贡献的人才,除了高薪加额外的重奖,还施以股权激励。对企业员工也课以各种花样的物质剌激和精神鼓励。几乎所有人都有这样的认识,加薪就是员工最好的的源动力。想想也是,在这个通货膨胀的年代,哪个员工不为提高生活质量四处奔波,公司能对员工加薪,是企业老总们仁爱的体现,也是企业缓和员工焦虑情绪的一帖镇静剂,延伸开来也属于企业文化建设的范畴。
可是,我那位友人却坚决摇摇头,表示不能苟同。他说,企业能够给员工加薪,固然要比那些黑心老板要好,但有时也是大势所迫。加薪不是主要的。
接着,他和我谈起了一件事。他有一位同事,在一家很有名气的国企工作,这家企业不算大,效益还可以,而且收入不低,要比市里其他企业高出很多,但那同事在不久前却毅然跳了槽,选择了一家收入相对低了很多的民企。
我问为什么,是不是脑子进水了?
“不,他是个很有思想的人。”友人说。那同事告诉他,现在这家收入低的企业,但比原先那家企业更公正。
公正?难道仅仅为了公正,就甘愿放弃高收入,到一家低了许多的企业?
友人点点头解释说,一个企业公正很重要,有时意义甚至超过加薪。他说,他那位同事公平意识很强,就是忍受不了那家企业的不公正。朋友还说,同事原先那家公司,中层以上的管理人员,都与各个高管有着地瓜藤关系,很多平庸无能的人身居高位,平时相互间勾心斗角,拉帮结派,下面人做出来的成绩当仁不让独揽,而出现失误却推得比谁都快。工作中刚愎自用,不懂装懂,为人处事指手划脚,颐指气使。到年底分配时,员工一分奖金没有不说,还把许多应该发的福利也被克扣掉。而那些中高层管理人员,却暗地里大把大把分钱。最让人不能接受的是他们还自以为瞒的天衣无缝,实际下面员工一清二楚。
开始,他那比较有才干的同事还能忍受,勤奋工作,不计得失,但时间一长就愤懑不已了。为什么我在这个企业拼命干却什么也得不到?为什么我干的那么多拿的却比他们少?那帮无德无才的家伙,能力根本不如我却自以为是?于是他觉得这个企业没有公正对待有才干的人,人事升迁上也存有不公,而是靠关系。企业薪水虽然高,但那是它这个行业的特殊。在这种企业长久呆下去,不会给人希望,只会把人的意志消磨掉,逐渐让人绝望。
友人的话,如醍醐灌顶让我想起了一则道理。人类道德意识有二大重要基石,其中之一就是公平意识。大量的科学实验证明,连卷尾猴也有公平意识,对待不公正的待遇,它宁可选择放弃什么也得不到,也不去选择人类给它的不公平分配。灵长类都有,何况人乎?公正,才会产生公平的交易秩序和分配,才能有人才汇聚,企业如此,国家更是如此。
有本书这样写道:“公正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保证和目标,公正是对人格的尊重,可以使一个人最大限度地释放自己的能量,不公正则是对心灵的践踏,对文明的一种挑衅。”
在张石高速项目时,有个塞外怀安县的包工队负责人,说的一句话给我留下非常深刻印象,他说,“我们在吃羊肉时,不能忘记给手下留碗羊汤和馒头;谁喝羊汤谁吃馒头也要有所区别。”
我突然明白,员工的公平意识和企业的公正制度,只有这二者恰到好处的融合,才是企业发展的源动力。这应该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真正精髓。只有我们的企业更加公正、更加宽容、更加环保、更加民主,才能使我们的员工更加积极、更加努力、更加依赖,结果就是造就更加伟大的企业。
(交建财务 寿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