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22日,交建公司经营部成员来到位于嘉善的杭州湾大桥北接线(二期)工程第TJ06标段项目,参观学习该项目的质量、进度、目标控制制度和安全文明管理制度,实地实际了解工程项目的具体施工流程、关键施工工艺,以便今后更合理、更有针对性的结合工程项目实际情况进行成本、预算计量及施工组织设计等投标活动,致力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优化投标方案,明确投标方向。
杭州湾大桥北接线(二期)工程第TJ06标段工程造价5.5亿元,主要涉及汾湖大桥和路基软基处理,工期32个月。
据项目总工介绍,杭州湾大桥北接线(二期)工程第TJ06标段桥梁工程主要采用现浇梁和预制小箱梁,主要采用柱式桩和墙式桩两种常用形式。由于桥梁所属河流湍急、风力大等因素的影响,使用墙式桩能更好的抵挡风浪侵袭,并在桩周围加设防撞装置,保证桩的稳定和安全。
在钢筋加工厂,发现目前钢筋加工已大量采用机械化生产,成品相对于原来的纯人工形式,不仅节约人力,更使产品规范化、标准化,投入工程使用时能更好的发挥作用,使桥梁桩基更加稳定、牢固、受力能力强,进而使桥梁下部工程更加安全,保证后续工序的正常进行。
在工程施工技术交流会上,经营部与项目部就软基处理和路基填筑等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交流。
该工程位于杭嘉湖平原,地势平坦开阔,多分布稻田,表层为耕植土。全线软土广泛分布,主要为上部淤泥、淤泥质粘土及沿线河流、塘底淤泥层。项目的软基处理主要采用了塑料排水板和双向水泥搅拌桩的施工工艺,其中塑料排水板主要用于填方高度不超过五米的情形,当填方高度超过五米,或桥头、路基过度区域,多用双向水泥搅拌桩施工工艺。
大家认为,通过到杭州湾大桥北接线(二期)工程第TJ06标段项目的参观学习,直观地了解了重点施工工艺的具体流程和相似施工工艺的运用范围和区别。对原来只知其名不知其所以然的结构、工艺有了更加清晰的认,尤其是对软基处理和路基填筑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些将有利于今后工作中更合理的编制施工组织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