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最大的红叶景区,10月下旬的四川米亚罗正在展示一幅漫山红艳的盛景。前往米亚罗一览大美秋色,驱车必须经国道317线进入,这也是目前唯一一条川藏北线。为缓解川北地区交通压力,打通川藏大通道,建设阿坝藏区羌区经济走廊,四川汶马高速公路应运而生。
2018年6月,汶马高速正式拉开路面施工大幕。面对极端天气,全体项目人员克服各类施工困难,在川西大地唱响一曲交通建设铁军战歌!
与困难鏖战到底!铺设最美“云中高速”
沿着国道317线,穿越层林尽染的梭磨大峡谷,眼前便是桥隧比高达86.5%的“云中高速”——汶马高速公路。这条桥隧比位居国内之最的高速公路,有着极其复杂的地形、极其复杂的地质、极其复杂的气候、极其复杂的建设环境、极其脆弱的生态条件等施工难度,行业人士将其总结为“五大极其”。
由于处在盆地山区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加上172公里的路线长度,恶劣环境是交通人必须克服的困难之一。面对“两峡夹一谷”的施工地形,施工人员需要在1500-3500米的海拔变化中进行“过山车”式施工,在川西高原与困难鏖战!
为确保施工安全,项目部要求每位工人进场前做全面体检。当日检查不符合要求的人员,项目部会及时告知高原反应的危害和注意事项。由于高原地区昼夜温差较大,当前夜间温度时常在-2℃左右,项目部还专门采购暖炉并为每位工人发放棉被,提醒工区人员服用红景天等应急药物,保障施工人员身体健康。
发扬铁军精神!打好路面施工硬仗
10月2日,汶马高速路面项目迎来首场大规模降雪,当日积雪厚度就超过15mm。在沥青摊铺现场,摊铺机的熨平板一般需要提前加热至100℃方可施工作业。常规条件下,熨平板预热只需0.5—1小时,然而在高海拔气温低的汶马路面标段至少需要2小时,有时甚至会更长。
面对工期紧、施工时间短、天气条件恶劣等问题,全体项目人员拿出交建人不畏艰难,追求卓越的精神,要在川西大地打好这场胜战!
当前,汶马高速路面项目部正积极挖掘自身优势,找寻解决困难的突破口,在增加施工面延续性,控制运输成本等做足功夫。针对当前路基界面断点多、路面总体完工低的现状,以王军为首的项目部人员合理计划工期,采取见缝插针的方式与时间赛跑。项目部所有人员均实行轮流值守方式,一旦有工作面,一旦天气转晴,就立马投入施工作业。
项目推进过程中,四川禹通总经理蔡毅多次强调施工进度、质量、安全、环保的每一项都不能有半点马虎,要求项目人员必须时刻保持警惕。
在项目部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四川禹通负责的路面项目率先完成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基层,沥青混凝土上、中、下面层试验段施工。项目部全体人员不畏严寒,坚持雪中施工,为顺利完成业主年底通车的任务提供有力保障。
后记
作为一条全新的川藏线,全长172公里的汶马高速将使成都至马尔康将由原来的5小时缩短至3小时。就长远规划而言,汶马高速后期还将从马尔康延伸至青海、新疆,成为一条连接青藏地区的高速大通道。
6月21日,水稳试验段垫层、底基层开始施工;6月27日,基层开始施工;7月28日,沥青下面层开始施工;8月9日,中面层开始施工;10月1日,面层开始施工……回顾每一个施工节点,交建人用不屈不挠的铁军精神与困难鏖战。纵然施工环境恶劣、项目任务艰巨,交建人也要给川藏公路建设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