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静)3月3日晚19:08,G1392次列车准时停靠金华,这也是婺城区本月第3趟“赶超图强”号云南返工专列。正方机械公司员工罗山环和来自隔壁村的3位工友就是乘坐这趟专列回金华的。他说,火车从昆明南站出发,一路仅停靠了云南曲靖和富源,便径直驶向金华,行车10小时左右,比往常少了16个站点,提前1个多小时抵达。这2800公里的返工之旅受疫情影响,比原计划推迟了整整21天。至此,正方机械公司12名云南籍员工全部返回金华,即日就可上岗。

“2月28日,婺城区人劳局告诉我们,3月1日到3日都有云南返婺专列。我就赶紧联系了云南籍的多名工人,叫他们做好返程准备。”正方机械办公室主任周东说,12名云南籍员工有8人来自红河州,4人来自大理。疫情期间,他们出门务工必须先去卫生院办健康证明,再加上从村里坐车到昆明南站要四个多小时,所以没赶上第一趟专列。“工人们在家里出不来,他们着急,我们也着急。我们沥青站总共35名工人,云南籍员工就占了三分之一。”周东说。
罗山环来自大理。2月下旬开始,根据村里规定,只要去卫生院完成体温、血常规和胸片检查,就能拿到健康证明,但他担心从家到公司近3000公里路程会发生意外,就一直不敢出门,直到接到周东的电话。他赶紧约上邻村工友办好健康证明,再包车赶到昆明南站,和返婺大军合。“往年回公司上班都要跑两趟县城,第一趟去买票,第二趟再去乘车。今年出了家门口就去高铁站,政府买好票等在车站门口,比往年方便了很多。”罗山环说。从出家门开始,不知道量了多少次体温,出示了多少次绿码,换了多少次口罩,大家都很小心,这反而让罗山环感到踏实。

吴志明是红河州人,他和同村的7个老乡都是正方五六年的老员工。过了元宵还出不了门,他急得给工区主任金军打电话。“当时心里很急,家里有儿有女的,这样闲在家里,心里很没底。”吴志明说。周东将他们的情况上报给区人劳局,由人劳局把信息发送给返婺专列云南工作组。经过多方协调,工作组联系到吴志明所在的村,村里核实情况后,让他们去卫生院体检,办好健康证明,再到村里开《外出务工证明》。带着这两张“通行证”,吴志明和工友们终于坐上了专车。“一到站就看到‘欢迎回金华婺城’的红色牌子,心里就有种兴奋和骄傲。”吴志明说,“我们是村里最早一批出来上工的,别人都很羡慕,都问婺城在哪里。”
为了保障车厢安全和舒适性,每节车厢都是一人一椅,并要求全程配戴口罩。据了解,由于不能拼座,原先8节车厢的列车增加到16节车厢,每次可带回400名员工。随车有婺城区政府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和医护人员,每隔两小时量一次体温、换一次口罩,并在下高铁之前根据每人的去向安排好所乘大巴的车号和行使路线,确保大家顺利从高铁站回到厂门口。

周东说,如果不是返婺专列,恢复产能还要再等上一段时间。接下来,政府对员工还有返岗交通补助,对企业也有隔离补助、防疫补助。婺城区政府的“先手棋”“主动战”体现在协助企业复工复产实实在在的政策中,就像一场及时雨,在这个春天滋润着一往无前的婺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