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动态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项目动态

逆势突围,四川仁沐新项目续写正方品质故事

发布时间:2020-05-11 浏览次数:1366

△李建在G350四姑娘山项目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5月11日,李建在朋友圈发了荀子《劝学》中的这段话,配图是在G350四姑娘山项目的雪山脚拍的照片。荀子说学习必须专心一致、锲而不舍、逐步积累,其实做工程,又何尝不是?

2019年12月27日,四川仁沐新项目通车前三天,小编在项目现场见到了风尘仆仆的李建和仁沐新团队成员。当时只是路过,拍了照片,想着年前或是春节在公司再找时间好好采访。结果事与愿违,春节突发疫情,交建公司原计划年终年初的各项会议都延迟或改成视频会议,此事就一直被搁浅。直到前日才惊觉,时间已悄然过去小半年,遂决定马上电话采访。

仁沐新项目历时三年,这只是时间长河中转瞬即逝的一朵小浪花,但对于正方交建四川仁沐新项目的人来说,这攻坚克难、砥砺前行的三年却是一次刻骨铭心的追梦之旅。

全面发力 驻点工区扭转局面

仁沐新项目于2017年1月中标,2月底进场,工程总价6.1亿。从3月初到5月底,整整两个月时间一直围绕项目驻地、拌合站、梁场和钢筋加工厂的规划建设。

人生如浪中行舟,有风平浪静时,也有逆水行舟时。2018年,项目进展过半,却遭遇内忧外患最为艰难的时期。先是“环保回头看”行动导致地材供应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地材价格涨幅超1倍,使全线混凝土工程基本停工;而后相继发生的两起事故,使公司和项目部更是遭受了极大的压力。整个9月,李建都在不停地反思“为什么会这样”,不停地怀疑和否定自己的能力。在这一个多月里,李建看了很多书籍,并从文字中汲取养份与力量,开始调整管理思路。

△仁沐新项目风采

2018年的四川,雨季特别漫长。从6月至10月,整整5个月一直阴雨连绵,施工便道破损严重,混凝土无法到达施工现场,导致2018年仁沐新项目整个桥梁进度一度滞后,四川禹通公司总经理蔡毅、副总徐志春为此多次到现场蹲点指导工作。10月18日,徐志春再到项目组织李建和各方人员到施工现场,冒着蒙蒙细雨,在泥泞的便道中深一脚浅一脚走了20公里,展开现场讨论,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此举让大家坚定了迎头赶上的信心和力量。

为强化执行、提升管理,项目部更换了桥梁劳务班组,李建首当其冲到桥梁一工区蹲点生产,经常是白天跑完施工现场,晚上住到桥梁工区。为减少下雨天气对梁板运输的影响,项目部还别出心裁赶在下雨前为线外运输便道覆盖彩条布,为主线便道铺垫砂砾石,切实保通运梁通道。想方设法战天斗地,仁沐新项目最终提前一个月完成了全线1140片梁板预制工作,还帮隔壁7标生产了48片预制梁板,可谓是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

创新管理 铸就交建王牌品质

从2003年毕业进入正方,李建参与了义乌上佛线、诸永高速、杭瑞高速等多个道路施工任务。2011年,他被公司派往四川,从早期的成德南高速、雅安灾后重建G351夹金山项目,再到仁沐新高速,和眼下的G350四姑娘山项目,一晃近十年。

△仁沐新项目风采

身为四川人的李建,这几年说话做事愈发成熟,一口川谱也愈发浓重。他说:“自营项目教我学会做事,合作项目教我学会怎样去跟不同的人相处,也让我真正理解了‘换位思考’‘沟通融合’这八个字的含义。”

仁沐新项目的管理模式较为特殊,涉及三方共管。李建认为,最重要的是公司管理制度的执行要与项目部的实际情况接轨。如何让各方接受、认可并执行,这个过程需要反反复复的沟通,一定要掌握主动,保持耐心和诚心,也要讲究方式方法。

所幸,仁沐新项目在多方努力下,各方效益显著,也培养和锻炼了一批年轻骨干。作为公司首个四川交职院实训基地,三年时间里为正方四川禹通公司输送了一大批新鲜血液,充实在多个在川项目。现在G350四姑娘山项目的骨干基本上都是仁沐新项目锻炼出来的,如合同计量负责人姜希胜、机料负责人汪林、试验室主任王群等,如今都是得力干将。

△仁沐新项目风采

同时,仁沐新项目整体团队也得到了业主的认可与嘉奖。在2019年4月底进行的第一阶段半幅通车节点和第二阶段交工扫尾综合评比中,项目部分别获得了260万和40万的最高额奖金。尤其是在第二阶段针对路面的评比中,仁沐新路基6标本不在参评范围,但由于标段在土地复耕交验、三改道路实施、春节期间农民工工资发放和遗留问题处理方面都走在业主通知前面,业主特别将仁沐新项目纳入考核嘉奖范围,李建也先后二次被评为“优秀项目经理”,朱国军、黄三燕等获得“优秀建设者”荣誉称号。

责任在肩 勇上高原再挑重担

今年3月,李建从仁沐新项目调任G350四姑娘山项目。项目地处小金县四姑娘山景区,平均海拔3200米。李建说“晚上睡觉总觉得特别干燥,早上起床鼻子里常常有凝血或血丝”,而原先一直坚持的跑步也停止了,因为高原上不适合运动。

虽然这只是1个多亿的国道工程,但是施工组织难度不小,3.5公里范围内集中了5座大桥、一座中桥、4处抗滑桩和4处桩基托梁挡墙,多半是绕镇绕山的新建公路,而且都修建在50度的边坡上,不是路基内侧抗滑桩,就是外侧桩基托梁挡墙。因为地处高原,日常在低海拔区域的爬坡、提取重物在这里就变得很辛苦,整个人工效率至少降低30-40%。但事情总有两面性,艰苦环境下遍地都是片石,为项目4万多方的浆砌施工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效益。

李建之前有过G351夹金山段的高海拔施工经验,选派他到这个项目似乎显得理所当然。但蔡毅还是再三嘱托他,越是艰难,越要揉和团结各方关系,保证安全如期完成施工任务。

【编后语】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打通一个又一个隧道,架起一座又一座桥梁,铺成一条又一条道路,靠的是许许多多交通建设者的艰辛与付出。攻坚克难、接续奋斗,就能携手创造正方更加美好的明天。

拖欠了四川两个稿子,此为其一。内心始终牵挂,甚或不安。原因有三:一是此项目虽远在四川,却是正方交建首试三方合作管理模式并获得成功的项目;二是项目首立四川交职院“校外实践基地”,为正方交建四川禹通分公司人才储备开设新通道;三是该项目在全线前后二阶段的评比中均荣获最高奖金和荣誉。故今日特补此文,以慰远在高原的正方人。

△仁沐新项目管理人员在通车仪式上的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