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动态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项目动态

逆袭|正方慈溪胜陆高架二期主线桥梁结构物顺利完工

发布时间:2020-09-11 浏览次数:1252

9月4日下午16:00许,随着最后一车混凝土注入第33联现浇箱梁,慈溪胜陆高架(横河-余慈界段)主线现浇箱梁施工全部完成,也意味着由正方交建承建的胜陆高架二期工程土建1标基本完工,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2017年4月28日,胜陆高架二期正式发布开工令。两年后的2019年3月,合同工期已过去90%,工程仅完成了25%左右!为此,正方交建总经理龙晓荣、生产中心副主任王振华亲自带队驻守项目,攻坚高风险难题。

困境

工期延误带来连锁反应

政策处理一拖再拖是这个项目给人的最初印象。“最后一户民房和最后一座高压电力塔到201989月份才搬走。”项目经理姜林宏说,由于工作面少且不连续,人员设备频繁转场造成各项成本明显增加,仅支模架一项就比计划多投入3套共计300万左右“最怕没活干,留不住工人。”项目副经理兼二工区负责人庄庆扬说。

随着工期延误,施工组织也发生了不少变数。计划中的全封闭施工改成了半封闭施工,交通组织还要进行多次转换。“最难的还是资金。”姜林宏说,“中标时钢筋才2360元一吨,开工时已涨到3850元,最高的时候5000元,项目调差金额至少1个亿。”根据合同规定,项目交工后才能支付调差款,加上工期一再拖延,导致管理成本不断增加,资金压力可想而知。

破局

多方合力终得峰回路转

转变发生在2019年4月。经过项目部不懈努力和公司领导多次沟通,业主同意工期延长15个月,并考虑前期政策原因带来的影响,承诺提前分批支付材料调差款,第一笔3000万元于当年10月份到账。政策、资金到位,作业面爆发,工人们的干劲一触即发。指挥部趁热打铁,下达年内完成24联的目标,开工令两年半后,项目部终于迎来了第一个施工高峰,年前大干100天”就完成了1个亿的工程量,逼近2017年和2018年的施工总和;2019年全年完成的2.3亿工程量,几乎是2017年、2018年总和的两倍。 

据了解,业主的第二笔调差款3000万元也将在今年9月底到账,后续调差款正在积极争取中;同时,现浇箱梁计量规则也进行了调整,缓解了项目收支不平衡现状及完工支付压力。“目前为止,主要风险已经解除。”姜林宏松了一口气。

回忆这次破局经历,每个人心中都激荡着波澜。项目试验负责人卫扬进说,2019年4月前,他一有“空余”时间就往村委会跑,直接参与到政策解释、协助办理手续等具体工作中去。“政策早一天处理完,公司就少一分损失。”正是业主、指挥部、项目部的每个人都心存这份紧迫感,才让原本僵持不下的局面得以一点一点不断往前推进。

在胜陆项目施工现场,随处可见的喷淋和覆盖膜给小编留下了深刻印象。姜林宏说,由于涉及桥梁及地面道路交叉作业,这个项目的扬尘问题比一般项目严重,但“平安工地”“品质工程”及相关部门的要求不会因此打折扣。“我们重视方方面面的检查,自身要求加外部监督双力驱动,让项目形象获得了各方认可。”3年多下来,项目部获得了省市各级荣誉达13次,但最高光的时刻还是在2019年7月,宁波市交通质监站把BIM现场会开到了项目部。一时间,“BIM”“正方交建”成为业内热点。80后的姜林宏应该是正方交建最早应用BIM的项目经理,庄庆扬也在今年4月考取了BIM高级工程师证书。他们,从没有停止过乘风破浪的步伐。

回首

一座桥、一群人、一个信念

近年来,“风险防控”“危机意识”是正方的热词,胜陆项目的风险管理带给我们哪些启示?每到一处,小编都与受访者交流了这个问题。

“团队至关重要。”姜林宏一言概之。他说,在城乡结合部、厂区密集的经济发达乡镇建这么长的现浇高架桥梁,安全管理、技术要求、工序碰撞都比一般项目复杂,风险也更高,“关键岗位一开始就要配备齐全,越早进场越有利于后续工作开展。”而庄庆扬则特别提到了团队合作,他负责的二工区和一工区不时会有“碰撞点”。“我们工期紧,一工区总是先满足我这边的需求,让出材料不说,出人出力出主意都是常态。”团结合作、彼此看顾,免去了很多后顾之忧。正方交建行政总监李振利则认为胜陆的施工班组是绝对的加分项,他说:“和这样有专业、有实力、有担当的桥梁施工班组合作,一定是多赢的。”人心齐、泰山移。在正方规则体系下合作,大家朝着一个目标冲,每个人心中都有了必胜的决心。

“风险防控放第一,然后再谈效益。”龙晓荣言简意赅。干了几十年交建工程的他,对这种“上天入地”的项目始终心怀敬畏。在他看来,安全和质量不是追求,而是底线,容不得半点退步。而在项目的具体管理中,姜林宏的大脑就像雷达一样,每天都要把项目里里外外、方方面面扫上几遍:安全、合同、质量、材料、资金支付……是否存在风险,存在哪些风险,是否在可控范围内?“有问题要积极应对,但也不能硬扛,项目背后是正方,这就是我们的底气。”姜林宏说。2019年第一季度述职会后,公司将胜陆项目列入高风险项目并紧急介入,在最短时间内整合最优资源化解危机,这就是最好的例证。

在主体完工的喜悦里,大家不约而同地提到宁波市交通建设市场信用评价这件事。2017年4月刚进场时,这个项目仅为B级(最高AA级),给初来乍到的姜林宏来了个“下马威”。不服输的他拿着标准逐项对照整改,在第三季度时逆袭为A级。2019年开始,项目管理日渐夯实,所获荣誉不断加分,AA级妥妥收入囊中。“诚信评价体系有很高的含金量,正方在宁波只有一个项目,能拿到AA级是很不容易的,代表着宁波当地对正方建设项目总体管理能力的肯定。”姜林宏说。这不禁让小编想起交建董事长金泉所说,要敢于在事上磨,要干一件事就成一件事。正方人骨子里追求卓越的基因,以及每个人对“正方”信誉和形象的珍视,终究让这个项目在困顿中闯出一条生路,并华丽转身,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小时候读《赵州桥》,知道主持造桥的工匠都会把自己的名字刻在桥上或桥边的碑文里,这是一种郑重的承诺:以本人及其后人的名誉对此桥的质量负责。如今,参与项目的正方人用他们在此四年间经历的坎坷起伏、汗水心血凝聚成“浙江正方”的字样,定格在慈溪这座高架桥上,于每一个车来人往的昼夜接受时间的检验。